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005928/IssueID/20061104

走入台北縣中和市華新街,感覺像走入異鄉,印入眼簾的招牌上,
除了熟悉的中文字之外,還多了飛舞的緬甸文字;經過街邊小吃店,
傳來高聲談笑的緬甸語;空氣裡飄香的是咖哩雞肉、雲南米線。
街上最常見的,莫過於茶館、小吃店裡,三、五名中年人圍成1桌,
群聚著喝茶聊是非,一聊就是一整個下午,耳邊喧鬧不絕的都是緬甸語。
「緬甸華僑居住在此地已有40年歷史。」緬甸歸僑協會理事長蘇良音說,
二次大戰結束後,居住在緬甸的華僑陸續移民台灣,在桃園、中壢、
台北士林、板橋、中和、永和等地形成聚落。

移民群聚 集市效應
日發印度烤餅店老闆鄭尚仁(右)開店10年,每日現場製作、表演甩餅秀,
成為吸引顧客的一大特色。圖為煎餅製作。

移民多的地區,自然會開張具有異國特色的料理小吃店或雜貨舖。
最早在華新街開店是泰緬食品專賣店,販售東南亞罐頭、香料、調味料等,
老闆蔡景華說,早年台北幾乎沒有這種店,僑民間口耳相傳,南洋餐館老闆、
華僑家庭主婦「不管住多遠都會來買材料」。
「移民們思鄉,不管是開餐廳,或在家裡料理作菜,總會想吃家鄉味。」
蔡景華說。一開始蔡景華在岳父的豬肉攤零星販賣雜貨,
靠家鄉親友海運寄送貨品,或是有人回鄉時順道幫忙帶貨,
後來乾脆租下另1間店面,開起雜貨舖,「那時候生意很好做,
因為是獨門生意嘛。」

蔡景華的店位於華新市場裡,20餘年來,市場另一頭開張緬甸魚湯麵店、
小吃攤子,華新街上林立緬甸茶館、雲南小吃。
「勃固餐飲店」老闆娘陳美森說,在街上開餐廳,除了口味要道地,
價格還得平價,我們開店 16年來,奶茶維持20元、茶點單價10元。
蔡景華也說,房租漲了、原料漲了,但物價不能漲,
所以他讓太太自製點心、蝦醬販售,靠薄利多銷。
中和巿位處大台北都會區邊陲,而房價、物價較市區低廉,
居住在中和巿的緬甸華僑逐年增加,目前約有3萬人,
許多商家原本不是居住於此,但因為中和華新街形成集市效應,
吸引住外地的華僑進駐開店,16、17年前,街上僅約7、8家店,
增加至現在的47家。

潑水節慶 帶入台灣

除此之外,緬甸歸僑協會每年舉辦2次大型活動,
春季的潑水節及秋季的光明點燈節,這 2個節慶是緬甸最重要的宗教及民俗節日,
相當於台灣的過年與中秋節。活動期間,除了各地華僑來過節,
也吸引不少台灣觀光客前來共襄盛舉。
華僑的緬甸語夾雜著國語的雙重語言文化,融入他們的生活與菜色裡。
開店10餘年、每日大排長龍的「雲南口味小吃店」,
醬料口味其實是改良的台式雲南味,原本應該使用緬甸豆瓣醬,
改用台灣豆瓣醬調味,目前店內8成是台灣客。
來台灣20年的「日發印度烤餅店」老闆鄭尚仁,在百貨美食街工作10年,
家鄉祖父開的是賣印度烤餅的茶館,應華僑朋友之託,
才到華新街開設第1家印度烤餅店,現場甩餅製作獨具特色,外地華僑來回味、
觀光客嘗鮮,平日賣150個烤餅,假日需備料400個,台灣客、緬甸客各佔一半。

文化融合 台客嘗鮮

緬甸歸僑協會總幹事謝子能說,緬甸華僑喜愛來此,
因為在這裡他們可以說緬甸話、吃緬甸菜、喝緬甸茶,一切帶給他們熟悉的感覺。「我們在緬甸被當外國人,在台灣又被當成華僑,像亞細亞的孤兒,只有在這裡,有回家的感覺。」
進駐6年、專賣音樂CD、書報的「曼第一CD音樂店」老闆賴發昌說:
「只會講緬甸話的華僑,可以在這裡開店生存;但只會講國語的台灣人開店,
通常撐不久。」
飄零的緬甸華僑在此尋到家鄉味,台灣觀光客來此找點異國風,
融合的中緬文化,正是華新街的最大賣點。

特色商品

緬式點心

緬甸特色茶點椰子糕(左),上灑罌粟子,作用類似台式點心的芝麻;
右為西米露糕,外裹椰子絲。點心每片10元,勃固餐飲店提供。

印度烤餅

將圓餅皮捏甩後,以特製爐烤熟,口感香脆。由左至右為原味烤餅(20 元)、
奶油烤餅(25元)及咖哩雞煎餅(30元),印度奶茶20元,日發印度烤餅店提供。

粑肉米線

雲南特色麵食,粑肉為煮至軟爛的豬肉絲,米線口感軟,可加湯或乾拌,
乾拌食用加入特製肉醬及花生芝麻粉,1碗45元,雲南口味小吃店提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咪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